奋战“开门红”!多地国资委部署一季度工作

中国商报(记者 马文博)近期,多地国资委陆续召开会议,部署2025年一季度“开门红”工作。同时,国资企业铆足干劲,奋力冲刺首季度“开门红”。
业内人士认为,多地国资委部署一季度“开门红”工作,不仅有助于实现一季度经济的良好开局,也为全年经济稳定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推动了国资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浙江湖州一科技公司的工人正在赶制产品。(图片由CNSPHOTO提供)
多地开会部署工作
一季度经济是全年经济的“风向标”。多地提出,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对做好全年工作至关重要、意义重大。
近日,天津市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部署天津国资系统一季度经济运行“开门红”工作。会议要求,要持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企业效能,着力办好民生实事,积极履行国企社会责任,切实抓好安全生产,乘势而上推动全年工作高起步,助力一季度经济运行“开门红”。
湖北省国资委近日召开扩大有效投资调度会,动员部署一季度“开门红”工作。会议要求,湖北省属企业要奋力夺取“开门红”,切实保持开局即冲刺、起步即决战的紧迫感,大干快上促进度,紧盯任务抓落实,为实现湖北省一季度“开门红”贡献国资国企力量。
四川省国资委召开的2025年省属监管企业一季度“开门红”工作推进会要求,国资系统要用足用好政策机遇,千方百计拓产增收,抓好项目投资建设,加快谋划实施、引育形成一批标志性项目。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从客观性和科学性的角度来看,这种部署是符合当前经济形势和发展需要的。此外,这种部署还体现了政府对市场机制的尊重和运用。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新力,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
加力支持“两重两新”
在各地方国资委召开的会议中,多地提及把握“两重”“两新”政策机遇,统筹做好各项工作。
2月8日,四川省国资委召开2025年省属监管企业一季度“开门红”工作推进会。会议强调,要聚焦主责主业,积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和关键产业备份等重大战略机遇和“两重”“两新”等政策机遇,做实年度投资计划,做好项目谋划储备,强化要素保障,加快推进一批续建项目快建多投、一批新建项目集中开工、一批储备项目接续早投,切实发挥项目在稳增长促发展中的带动作用。
湖北省国资委提出,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聚焦“两新”“两重”领域,加大项目谋划和申报力度,精准对接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专项债券资金支持方向,争取新一轮重大项目指标,为稳增长提供更加有力支撑。
重庆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刘嘉熠表示,要紧扣做大做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支撑城市建设和民生服务,推进重点项目投资放量,2025年市级重大项目投资贡献度要超过30%,战新产业新增投资增速要实现10%以上增长。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聚焦“两重”“两新”领域,推动资源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大项目,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通过重大项目投资,拉动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为一季度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支撑。
对于各地积极出台政策加码支持“两重”“两新”,中国城市专家网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对记者表示,这一做法有助于企业抓住政策机遇,加快重大项目的投资和实施,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此外,通过精准对接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方向,企业可以更好地利用政策资源,实现自身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双赢。
积极贡献国企力量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开局的重要一年,也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决战决胜之年。在政策的有效规划和加力支持下,多地国资企业发展呈现蓬勃向好态势。
近日,由民生集团投资建造的国内首艘130M标准型甲醇-柴油双燃料集散两用船“民厚”轮,首航抵达重庆果园港。民生轮船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江航运分公司机务部总监冯武荣表示,他们将继续在新能源和替代能源应用方面先行先试和不断探索,这批“民聚”轮和“民团”轮也将于今年陆续投入运营,进一步扩大绿色航运船队规模,为长江出海大通道建设贡献力量。
2月9日,全球玻璃纤维产业龙头企业——中国建材集团旗下中国巨石布局的零碳智能制造基地电子级玻纤及配套项目在江苏淮安正式开工。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超58亿元,不仅将建设年产10万吨电子级玻璃纤维生产线,还将配套建设500兆瓦风力发电项目,探索零碳制造新路径。
自新春开工以来,东风公司武汉、广州、郑州等各大生产基地,坚定信心、干字当头,全力以赴抓好保质量、保产量、保交付等各项工作,奋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坚决打赢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攻坚战。
“国企作为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其积极作为和稳健发展对于稳定市场预期、增强投资者信心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林先平认为,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国企可以更好地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促进整个经济体系协同发展。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国资企业是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当前,国资企业应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提升增加值,带动相关行业发展,加大自身对国民经济的增量贡献。